在倒裝芯片焊接中激光植錫球技術的應用2024-04-28
眾所周知,影響中國芯片制造發(fā)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光刻機。目前,這項技術掌握在國外少數企業(yè)手中。中國迫切需要國內研究人員的開發(fā),才能獨立開發(fā)和打破被卡住的脖子。芯片制造的四個基本過程包括:芯片設計、FPGA驗證、晶圓光刻顯影、蝕刻、芯片封裝等。芯片制造過程是最復雜的。它需要經過濕洗、光刻、離子注入、干蝕刻、等離子沖洗、熱處理、化學氣相淀積、電鍍處理、化學/機械表面處理、晶圓測試等過程。去除光刻機的影響,各國之間的芯片制造工藝相差不大,下面就讓ULILASER帶您看下芯片制造四大基礎工藝之一的芯片封裝焊接。

隨著3C電子產品越來越薄,PCB主板及電子元器件包括BGA芯片必須向高密度和薄設計發(fā)展。在SMT技術質量控制相當成熟的今天,BGA封裝焊接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由于倒裝芯片的外形尺寸比BGA或CSP小,球徑和球間距小,他對植錫球技術、基板技術、材料兼容性、制造技術、檢驗設備和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倒裝芯片焊接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微電子封裝技術。它將工作面(有源區(qū)面)上的凸點電機芯片向下,直接與基板布線層鍵合。一般來說,此類設備具有以下特點:
1、基材是硅;
2、設備下表面的是電氣面和焊凸;
3、球之間的距離一般為4-14milk、球體直徑為2.5-8mill、形狀尺寸為1-27mm;
4、在基板上組裝后,需要進行底部填充。
事實上,倒裝芯片之所以被稱為“倒裝”,是因為與傳統(tǒng)的金屬線鍵合連接方式相比(Wire Bonding)這與激光球種植后的過程有關。傳統(tǒng)的芯片電表面通過金屬線鍵合連接到基板上(圖1),而倒置芯片的電表面向下(圖2),相當于將前者翻轉,因此稱為“倒置芯片”。在圓圈中(Wafer)上芯片植球后(圖3),需要翻轉,送到貼片機上方便貼裝,也因為這個翻轉過程被稱為“倒裝芯片”。

激光錫球焊分為噴球焊接和植球焊接,是一種全新的錫焊貼裝工藝,大多數芯片采用植錫球焊接。ULILASER的主要優(yōu)點是可以實現(xiàn)極小尺寸的互連,熔滴尺寸可以小到幾十微米。容器中的焊球可以通過特殊的單焊珠分球系統(tǒng)轉移到噴嘴上,放置在噴嘴上的焊球可以通過激光的高脈沖能瞬間熔化,然后熔化的焊料可以通過惰性氣體壓力精確植入焊點表面,形成互聯(lián)焊點。由于焊球不含助焊劑,激光加熱熔化后不會飛濺。
?
根據《廣告法》和工商部門指示,新廣告法規(guī)定所有頁面不得出現(xiàn)絕對性用詞與功能性用詞。由力自動化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全力支持并執(zhí)行新廣告法,已開展全面排查修改,并在此鄭重說明,本網站所有的絕對性用詞與功能性用詞失效,不作為產品描述及公司介紹的依據。 若有修改遺漏,請聯(lián)系反饋,我司將于第一時間修改,但我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極限用詞為由提出的索賠、投訴等要求。所有訪問本公司網頁的人員均視為同意并接受本聲明。謝謝!